|
【植入“心”福音】区中医院顺利实施临安区首例“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手术~
发布时间:
2023-04-17
近日,区中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团队成功为一名年轻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迅速消失,效果良好。 患者Z先生今年40岁, 身材较为魁梧, 但是有着三年的高血压史, 长期口服药物治疗。 最近一个多月来, 常常感到胸闷胸痛, 一般三五分钟就会缓解, 但这次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也没好转, 于是前往区中医院心内科就诊。 在冠脉造影检查中,发现Z先生回旋支远段90%狭窄,需要立即植入心脏支架。 术中介入团队充分评估,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精准测量了患者病变血管的直径及长度(血管直径2.75mm,长度18mm),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和患者的年龄,判定该患者具备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的适应症。经过和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区中医院血管介入团队在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郑剑武医师(区中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的指导下,精准地为该患者植入了可吸收支架,术中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膨胀满意,造影提示TIMI血流分级3级(正常的血流状态),患者胸痛症状也迅速得到缓解,手术顺利结束。 在以往对冠心病治疗的认知中,支架是一种“外来物”,一旦进入体内,则需终身携带。这让一些患者,特别是青中年的冠心病患者产生担忧和困扰。而现在生物可吸收支架手术的成功开展,为不少患者带来了福音。 生物可吸收支架以聚乳酸为基础材料,适用于血管尺寸在2.75-4.0mm的冠状动脉病变,与传统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不仅避免了体内终身携带支架,而且动脉能够恢复原来的形态和功能,具有支架可吸收和管径可恢复的特点,通常植入2-3年后在体内可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随着正常代谢排出体外,完成了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此外,由于生物可吸收支架不含金属材料,不影响患者进行CT、MRI等检查,被誉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变革”。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可吸收支架并不是每位患者都适合,对那些病变血管直径相对较小,血管严重迂曲、严重钙化及分支多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植入效果,植入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 区中医院心血管介入团队成功开展的首例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填补了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治疗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区冠脉介入治疗已进入“可降解时代”。面向未来,心血管介入团队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为老百姓服务的理念,不断将新理念、新技术带到临床中,优化提升团队医疗技术水平,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 来源: 作者:
编辑:程玉兰
|
|